在语言中,在一句陈述句结尾用升调含有一种讽刺性的意思。
升调的习惯是传递缺少确信、纪律和专注力。
很多人或许没有注意到这个坏习惯,而作为领导者要绝对禁止!
4)非常小心的使用“但是”
“但是”是一个反驳性的连词,如果你的意图是积极的,不要使用在积极的词组后面。
比如,“谢谢你的反馈,但是我想...”更好的表述其实是,“我考虑你的反馈,并且仍旧坚持我的决定。”
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,即便全部掌握也并不能一劳永逸。
在我看来,它们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一种思路,你可以通过语言技巧上的学习改善或提升领导力,最基本的也可以避免愚蠢的话。
但这就够了吗?当然不够,因为工具永远是辅助性的,它必要且表面。
02
会说话——
要像子弹一样,绝不虚发
热播剧《破东风》里的余政委,在上任欢迎会上的讲话非常简短,以致听惯了长篇大论的战士们一时不适。
他对此解释说,“说话就像子弹,要用最少的子弹打最多的敌人,多而无益。”
余政委的这句话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,还揭示出了“会说话”的真正评判标准:有价值,要像子弹一样,绝不虚发。
想传达的理念能够被理解并接受,
想鼓舞的士气能够热情激昂,
想实现的目标表达准确并被完美执行……
这些都是“有价值”。
而想要做到“话不虚说”,语言的表达技巧是一方面,根本上则取决于领导者的思维能力、见识、胸怀等。
《三国演义》里,人人都说刘玄德靠仁义起家,靠哭得天下,却忽视了他的好口才。
他从一个编草鞋的,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王国,每一个关键事件几乎都和他超强的说话能力有关。
比如有名的桃园三结义。三人初遇,关张二人为何就对他死心塌地,张飞还拿出了全部家资帮他起兵?
细读完他的这段话你就明白了:
“目下正直乱世,乱世则必出英雄。像你二位这样的英雄,正是用武之时,何必非要屈身受制于他人?岂不闻时势造英雄,英雄亦适时耶?现今黄金造反,天下响应,朝廷诏令各州郡自募乡勇守备,是因力不能及,兵匮将乏,且有宦党掣肘之故,然而如此一来呢?必将造反地方豪强割据之势,黄巾平定之日,必是群雄崛起之时,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,还尚未可尽知也!”
他的这番话,懂人心,有远见,更通过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精辟分析,
点出了摆在眼前的难得机遇,听的关张茅塞顿开、摩拳擦掌,
热泪盈眶的主动表示有钱的出钱,没钱的出人。
“领导者就是看得比别人多、看得比别人远、在别人看到之前看到的人。”
刘备、马云们,无疑都是这样的人,
有见识、有高度、有远见,
加上适当的语言技巧,成就了他们卓绝的领导力,
吸引了一批人才死心塌地的追随。
俗话说:“冠军并不是在拳击场上成为冠军的,他们只是在那里得到了认可。”领导力也不是一天练成的,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,而非一日之功。
在领导力的修炼上,有两个法则,
尊重法则和吸引力法则。
前者说,人们通常愿意追随比自己强的领导者;
后者说,你只能吸引和你相似的人。
联系方式: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